从最初临危受命、勇挑重担,到疫情不除誓不退,在防疫战场的“最前线”连续战“疫”30余天,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印证了一名民进会员的初心不改。
民进会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范开亮
“没有人不害怕,我也会担心孩子和家人,但这是我的责任所在。” 从最初临危受命、勇挑重担,到疫情不除誓不退,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全面参与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带领团队在防疫战场的“最前线”连续战“疫”30余天,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印证了一名民进会员的初心不改。他就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范开亮。2020年的除夕夜本应该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让节日全然没了喜庆气氛,人们渐渐陷入恐慌。随着疫情的加重,发热门诊的工作量剧增,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抗击疫情,人员需要调配、培训,工作制度和流程急需完善和不断优化。此时,作为山东省省级卫生应急队骨干成员、山东省直属民兵特勤分队成员的范开亮临危受命,肩负起全面负责本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留观病房的管理工作。发热门诊成立伊始,硬件尚有很多不足之处。自接受任务,范开亮亲历一线,配合医务处、院感办、后勤处等部门对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的布局按国家标准重新进行改造设计,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面对突发的疫情,很多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都急需更新、完善和优化,范开亮多方协调逐项梳理,将发热患者接诊分诊、发热患者就诊、发热患者CT检查、发热患者病毒核酸检测等十余项工作流程逐一完善,使得发热门诊的工作更加流畅、便捷。对每一位发热、咳嗽、肺炎患者的筛查,都需要高度警惕,慎重做出结论,做到零差错。为此,范开亮对值班人员持续进行院感、个人防护服、疾控管理与上报等方面的培训,合格后再上岗。尤其是个人防护,逐一进行考核,最大限度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有着10余年急诊工作经验的范开亮,每当遇到危重患者抢救时,都会亲自参与。一天晚上10点左右,他刚刚下班回到家便被告知,120送到医院一位突发心脏病,呼吸极度困难的病人。急诊初步诊断为严重心力衰竭,因病人胸部CT提示有肺部感染,不能排除新冠肺炎。情况危急,范开亮立即从家中赶到医院,带领团队对患者实施抢救,直至凌晨2点。病情平稳后考虑到患者不能排除新冠肺炎,为防止交叉感染遂将其安排在留观病房隔离治疗。“像这样的急诊患者,只要有发热等呼吸道症状,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都送往发热门诊就诊。合并有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脑外伤、感染性休克等急危重患者,发热门诊每天都会接诊。”范开亮介绍。这些复杂的病情,对于以非急诊科医护人员为主体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留观病房,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所有人都义无反顾,积极投身于患者的救治中。规章制度的完善优化、医护人员的培训、全院发热病人的会诊、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从大年初三至3月初,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范开亮像陀螺一样地旋转着,从未休息。“疫情不除,誓不退。”发热门诊每天接诊的患者病情各不相同,什么样的患者需要隔离留观?病人是否可以排除新冠肺炎,范开亮需要随时给发热门诊会诊,给出结论,有时还需要联系院内专家组进行会诊。
而刚被安排进发热门诊工作的医生,他也都会对他们说“有任何困难24小时打我电话”,这句话成了年轻医生的“定心丸”。住院患者发热后,值班大夫也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咨询。
每天七八十个电话成为家常便饭,还不包括内线电话和网络电话。有一次范开亮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区抢救患者,40分钟内十几个未接来电,手机一直在响。范开亮的电话,成为全院最火的“热线”。
因为电话太多,范开亮耳朵出现幻觉,走在路上,老觉着手机在响。同事开玩笑说,看你的通话记录,你的手机确实一直在响。